#古镇
#自助游
#情侣游
#人文游
#美食
#行程规划
第一次造访苏州,是秋天,拙政园\狮子林虎丘、博物馆、平江路金鸡湖,什么经典去什么。
第二次造访苏州,是春天,苏式面、苏帮菜、街头巷尾小摊,单单为了吃。
第三次造访苏州,是冬天,买了辆自行车,骑行了太湖
这次,是个仲夏季,第四次了,要如何打开苏州呢?

【东山一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东山岛位于苏州城区的西南,历史上曾经是太湖的一个岛屿,后来沧海桑田,变成了伸入太湖内部的半岛,但是东山岛这个名字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现在的东山岛,大约是苏州的“生鲜超市”之一,早春的碧螺春茶、晚春的枇杷、仲夏的杨梅和太湖鱼虾水产、中秋的大闸蟹,还有泉水一年四季流淌不止息……东山的四季,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为苏州人准备好各种时鲜。
除了各种时令鲜物,东山也是一个天生的度假的好去处,几乎四面环湖,有山有水有园林有古村有民居,除了各种农产大丰收的时节会有点扎堆,其他时候人不算多,又交通方便。哈,当然值得一去。

湖畔思故园

刚从苏州市区上到东山岛,最近的一个去处便是启园
启园一进门所见,园名如今是启功书写
前有太湖,背靠青山的启园,是民国时期上海滩金融大亨席启荪,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曾在这里迎接下江南的康熙圣驾而营造的。
太湖可是园中景哦
启园是“非典型”的苏州园林。当大名鼎鼎的拙政园还得借来北寺塔成为一景时。启园已经霸气的把在全国能排进前三的淡水湖天然的直接纳入怀中成为园中标配,而远处的借景则是如黛青山,在苏州城里无法找到的高度——东山之巅莫厘峰。
背后的东山莫厘峰,成为了园子的“借景”
湖大地多,又是民国时期的“新”园子,这里不像苏州城区里的园子,古老而紧凑,它有的是地方,有的是水域,有的是经验,所以既有曲径通幽,又有大开大合。
园子进门后的左手边的小院,院里有口井
甫一进启园,还有些古典园林的味道,小院、绿植、影壁、假山,向左是有柳毅井的小院,传说柳毅给龙王报信搭救龙女,这进入龙宫的入口,便是此井。
传说中通往龙宫的入口
柳毅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具体可以百度哦,不过脑补一下,又是报恩欢喜团圆那一类的。柳毅井和题写井名的碑,是明代的哦。
穿过长廊是一水榭,也是启园建筑的中心地带
向右则是园林院落,厅堂水榭、曲径长廊,正值六月中,小池里开满莲花,一群群蝌蚪在莲叶下躲猫猫。
一座廊桥与两端的长廊无缝对接
正值六月,塘里满是莲叶荷叶
启园里,莲花盛放
蝌蚪宝宝在莲叶下玩耍
启园的楼都不太逼仄,视野很好
园林的基本款配置:框景
画面的右边想来应该是爬山虎的印记,就像海浪退潮后,沙滩上留下大海的印记
一个观景台
穿过沟通园中水道的石桥,就来到了太湖边,也是启园的起点,御码头
移步换景后,忽然开阔,水榭边再无密密层层的错落庭院,而是大片葱茏掩映下,这里散落一亭,那边立着一屋,中间水道交横。远处一片碧波,水天相接,是了,这是启园里最大的景致,太湖。
百年香樟
延伸向湖里的码头,有一牌坊,两边各有石狮子。左侧的石狮子还护着一只小狮子。我猜左右两边的
当年康熙爷就是从这里下船的
所谓御码头,自然是曾经迎接御驾的码头,即是席启荪祖上光荣的所在和他始修启园的缘由
坐在御码头的石阶上,太湖就在脚下,湖浪拍打着石阶,一阵阵小风吹着,相当惬意了
御码头附近的长椅,上面画着简版地图会提示目前的位置,细节满分
照壁,爬山虎,太湖石构成的画面
小姑娘,你在看什么?
启园面积很大,里面郁郁葱葱
夏天里,红枫颜色不如秋天那样深红
万绿丛中一点红,传统亭院的感觉
又是爬山虎的印记
夏日湖畔的启园,一片清凉,一丝惬意
奋力钻进亭中的爬山虎

蛙鸣声一片

听到青蛙村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以养殖青蛙或者保护青蛙为特色的村子。一探究竟后发现,此“青蛙”非彼“青蛙”。
东山西南角的西巷村,沿湖坐落,地势低平,水草丰沛,是两栖动物繁衍生息的好地方。某年动物保护者发现这里栖息着很多野生青蛙种群,于是把它打造成了处处都是青蛙元素的小村,现在,青蛙村比西巷村更有名的多了。
东山岛的环岛路
下了环岛巴士,映入眼帘的就是个大大的指示牌,还有一只蛙
过了马路,沿着田径走一小段就进村了。蛙先森欢迎来访
青蛙村的简介,这里有很多种蛙类
村子里随便晃晃,你会发现青蛙无处不在,草地、墙头、长椅、电线杆...五颜六色,高矮胖瘦...
找一找这张图里有几只蛙
其实我是一个“广播”
中午吃的蚊子有点多,眼睛都直了
夏天来了,天气这么热,请你吃冰淇淋
看我多矫健
小狗狗找我玩,但我要读书
请叫我雷锋蛙
找青蛙也是青蛙村的一大乐趣
啊哈哈哈哈看见你了哦
我要下来回家吃饭饭了
没错,苍蝇蚊子就是我的晚饭
夏日的向晚还是微微有点热,走的出汗,来到村里的“池塘咖啡”歇会儿。
池塘咖啡门外,确实有池塘
小朋友从池塘咖啡出来,像前面的蛙蛙那样捧着冰淇淋
有点少女心的咖啡馆
正是杨梅上市的时候,咖啡馆里有杨梅冰淇淋,刚好点一杯解暑。这里也是个处处有蛙蛙的地方,小摆件,沙发抱枕,日历牌...
关于旅行,最“俗”的一句话...
少女心*2
咖啡馆里的蛙蛙元素好多
日历牌也是蛙蛙,最右侧是心情,原先是哭哭。但是和天气sunny最配的当然是sweet咯,手动翻到sw
杨梅冰淇淋。冰淇淋上浇着杨梅果泥,这可是纯天然的果泥。奶香和杨梅的甜蜜
旅行小蛙的の下午茶时间
村里不仅有咖啡馆,还有民宿、餐馆,如果作为休闲游,在此小住,也挺惬意。
青蛙民宿
青蛙食堂
村内深处错落有致的民宿别墅
村内随手拍
逛完村子,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不过……不知道是否因为是白天造访,我们没有看到一只真正的蛙。

陌巷有人家

一早或一晚,去东山的陆巷古村,可以免门票大摇大摆进去,而且观感也最真实。
我们是起了个大早,趁着晨光熹微,坐着头班环岛巴士,从住地丰圻只十五分钟,就到了陆巷古村。
从环岛巴士下车,就看到村口的指示牌,背后一排树的后面就是太湖
沿着水道向村子深处走,会发现清晨的陆巷古村还是只属于村民的古村,实实在在的烟火气,几乎没有游客。
晨光里的陆巷是安静的
清晨的村里大概只有村民
陆巷古村的来头也不小,作为明代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当年连中“解元”、“会元”和“探花”,村里的三个牌楼上面也留下了这一段历史的印记。陆巷古村的街巷,也多是明代留下的。
王鏊的会元牌坊
王鏊的探花牌坊
也许脚下的石板已经历经几百年的风霜
沿街的店铺刚刚取下门板准备晨扫,半掩的房门里,能瞥见听着广播喝白粥的大爷和在水池旁忙碌的大妈,路边这头是剥虾的小嫂子,那头是剪黄鳝的大叔,古渡头上一泊孤舟,迷蒙晨光里微有沧桑。
村民们相谈甚欢
筐里该是现在的时令水果:杨梅
初夏的黄鳝也是新鲜肥美的
正值端午,很多家庭的门上都挂了艾草和菖蒲
清晨造访,民俗收藏馆还没有开门
就连农家乐的布局也少不了“框景”
苏式园林的“留白”也运用到了农家乐中
石榴树上已经结出了小小的石榴
左右分别是福和禄
不过这一大清早,也还是有一家店热气腾腾的店营业中——陆巷的知名点心白玉方糕。
这里卖白玉方糕的店不少,其中有一家大约是名气最大,店里也展示了他们的老板娘上过的央视节目片段。买来一块尝尝,热乎乎的方糕甜糯绵软,确实好吃不负名气。
白玉方糕现做现卖
看起来甜腻其实并不甜腻,而是清甜可口,温热着吃,相当解馋
另外他们家还有手工制作的枇杷膏
沿着水道可以进村,同样也可以出村
村口的小别墅
仲夏的东山,骑行的好季节
陆巷应该也是很重风水的村子吧
从陆巷古村出来,真正的景点“陆巷古村”开始苏醒,路边也出现了卖冰糕和水的小摊,天气刚刚好。

闲游在东山

其实东山零零散散的小景点不少,虽然公共交通很是方便,几乎各个景点都能公交到达,但倒也并不需要一一游遍,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因为东山的精华在于“闲”。
东山是一个离大城市很近的世外之地,既然是逃开了城市的声浪喧嚣,自然要逃开的彻底,我们没有选择住在更便利的东山镇,而是住到了东山岛西岸太湖湖滨的莫厘村丰圻大队。
这里背靠莫厘峰,回头望去,山上近前的枇杷树和高处的杨梅树郁郁葱葱,前方便是太湖。
东山的住处附近,所见之景
太湖近在咫尺
换个角度看看太湖
环岛公路。你能看到的树,都是枇杷树
沿小路进去便是我们入住的丰圻大队,里面不少农家都开发了住宿或吃饭
清晨走过,小路上没几个人,只有采摘好杨梅刚从山上下来准备挑着去村口卖的村民
会不会偶然有一只鸟,飞来,停驻
东山三宝:茶叶、枇杷和杨梅
宾馆老板养了对鹦鹉
从住所再出门,斜穿小巷出去也不过两三分钟就来到湖边。把头一家农家饭馆,露天的平台相当亲水,下午或者傍晚,坐在太湖边,赏太湖景、品太湖鱼、吃太湖野菜,入夜再喝上点杨梅酒,微风拂过,把鼻尖微微沁出细细的汗珠轻轻擦去,是夏天了。
左侧的杨记就是我们每餐必去的农家小馆,有个露台可以直接面对着太湖吃饭
午后天气有点炎热,从农家小馆的露台看外面
老板晒干的白米虾,可以直接入口当零嘴,嘎嘣脆
螺蛳可餐,太湖更秀色可餐
当地的矿泉水,洞庭山,和洞庭湖没有关系哦,其实就是莫厘山,东山唯一的山。
晚上回来,又来到农家小馆的露台,在这里吃饭很惬意
虾饼
银鱼鸡蛋
太湖白米虾
银鱼莼菜
最喜欢的就是东山的傍晚和入夜,毕竟是夏日,彼时不再炎热,傍晚站在太湖边看着一道残阳铺水中,看湖里色彩的变换,或者在住所的楼顶看一钩新月,直到蚊子把人赶进屋里;或者在路上随便走走散散步就很好。
路边的随拍
太湖日落,天空有云,光氤氲开去,湖面染金
坐在湖边看落日的浪漫只属于有浪漫心境的人儿
傍晚时分,落日使一切都变得温柔了
来一张小全景吧
没有为手机做广告,色彩真的很鲜艳
太阳下去,新月上来。站在宾馆的楼顶露台欣赏,就是蚊子扎堆
夜里散步,随手一拍的温馨
更深的夜属于呼啸而过的他们

【园林一日】信有山林,隐于市城

苏州的园林,从来也不只是为了遮蔽风雨日晒的一方住所,更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在东方的最精准诠释。
园林是有形的,更是有情的。园林的主人,大都是失意官场的传统文人,修造园林的丝丝缕缕,即是不求高位不问宠辱思想的表达。
文徵明曾为拙政园的画作题诗: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因为主人的隐居不问政事,即使园居闹市,也没有喧嚣车马迎来送往,就像在远山林间的屋子一般,当然了,主人的心大概早已隐逸山林毫无涟漪了。也正因为此,明代的园林,风格大多疏朗恬淡守拙,含蓄蕴藉的美,是士大夫的风骨。
此行没有选择曾经去过的拙政园、 狮子 林,这种需要起个大大大早才能小概率避开人流的园子,而是一白一黑,白日里移步易景于小而精致的艺圃,晚来品味传统艺术在错落有致的网师园

移步于艺圃

由西向东进了阊门,折向右手边的小巷,就踏上了寻找艺圃的路。
之所以称为寻找,因为艺圃实在是藏在弯弯绕绕的小巷里太深。
如果不是白墙上偶有人刷了“艺圃”二字和指向箭头作为线索,怕是跟着地图导航也难以拐得到地方。
不知穿过几条巷弄,终于看到了艺圃的售票处和正门。十元一人,嗯,这很艺圃。
艺圃一进门。背后的墙壁像是一张画纸
艺圃是经过几代园主修建起来的园子,每一代园主都是品性高洁之士,所以艺圃的造园手法和内涵精髓就这样因循延续了下来,没有破坏整体的氛围。
见到这种框景就忍不住拍照
光影的浪漫
第二代园主最富传奇,他们是文震孟、文震亨兄弟,文徵明的曾孙,他们大概真正做到了曾祖那句诗“信有山林在市城”,也即是艺圃最大的观赏处,逼仄的巷弄里、喧嚣的市井中、有限的空间下,内里却开阔、却清新、却优雅。
艺圃的某个厅堂内部。这是后来第三代主人建的,他是山东东莱人,故取名东莱草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两兄弟并没有一直避居当时还叫药圃的艺圃不问世事,相反,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他们从艺圃走出,在京为官。可惜最终明王朝依然免不了覆灭的结局。文震孟明亡前已罢官,后卒于艺圃。文震亨明亡后绝食而死,留下一本《长物志》,是对修建艺圃的总结,也是对园林作为一种艺术的总结,更是对明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品味的总结。
后来的第三代主人山东人姜埰,也是有气节的人,明亡后不仕,隐居于此,书画为生。
艺圃好几处种植了芭蕉,有人在安静的写生
艺圃不大,但园林的元素很全。进门影壁,曲径通幽,穿过门厅即为住宅。有厅有房,房前空地多种绿植,掩映白墙,如画一般。时有框景,灵动活泼。
写生中……嘘
每个转角都有匠心
每处细节都有意蕴
响月廊,并非真的听见月响,更多是种意境
园子里的乳鱼亭,是明代的原样
院内一角
艺圃的宅院前,对着一片水塘,那便是园中最集中的景致所在,水边有亭、有廊、有假山,有别院,有石桥、有剪径,层叠错落,开阔到尽收眼底。贝聿铭曾经说:“一进园林,就会被美景吸引而驻足流连——这美景或许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一隙光影。”
只想在这宁静的地方坐下,什么都不想,看着眼前的疏朗美景,放空
小而精的艺圃唯一一块水域,显得很开阔,据说以前水域面积更大
漫步小径,或踱过小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园路,永远步移景异
漫步小径,或踱过小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园路,永远步移景异
但总还是要出去的。出了艺圃,仿似从明末的写意穿回尘世般。小巷里弯弯绕绕,沿街的房子传来菜刀有规律的落在木质菜板上的声音,寻常的理发店里,一个男客人闭目躺下,享受着白发老板的修面理容,旧电视机里,是世界杯的新闻……

往事在网师

如果想好好的欣赏网师园建筑的韵味,那不得不说,最好在白天来。但因着许多著名的苏州人士都说过,昆曲最好在园林里欣赏,我们放弃了去中国昆曲博物馆戏台上听昆曲,还是选择了夜游网师园,聆听往昔的袅袅声音。
夜的网师园,听曲的游客也不少
黑夜将很多园林建筑艺术的细节隐去,但蕴藉浮现。
有演出就有灯光,也许某个角落就会有乐声或者人影绰绰
一轮明月在天心,月色下,亭院如积水空明
忽有婉转吴音传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当身边款款走出一位身披粉衫立于夜色中的女子,是的,是杜丽娘了,在网师园的一间别院前的空地,温润的唱出媚好吴音,似乎真的是一位古代的小姐,在游园中哀叹闺怨。
杜丽娘和春香来到园中,赏玩春色
又一转,坐在网师园池边亭前,看着不远处粉袍男子,从假山后悠悠转出,与杜丽娘紧靠着湖山石边,相顾相携,是了,那是梦中的书生柳梦梅,真真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一颦一笑,一板一眼,眼波流转,温柔缱绻,游园,惊梦。
失焦的两人,像杜丽娘的梦境里一般
公子与小姐,郎才女貌
坐在水边亭中远观昆曲
夜游网师园,不仅能欣赏昆曲,还可以欣赏到古琴、萧、筝、琵琶等古典乐器的演奏,以及古典舞蹈和苏州评弹,浓缩了很多艺术形式的精华。如果你懂得欣赏,自是最好,即使不通乐理,不晓唱词,在山水园林的情境下,也会不自觉的一切都变得雅致井然,不由得沉浸在江南的柔软中不肯离开。
苏州的传统戏《十五贯》
▲ 两人的表演惟妙惟肖
苏州另一种脍炙人口的表演形式,评弹。
▲ 真·吴侬软语。酥的镜头都拿不住了
古典舞婀娜多姿
丝竹、扬琴、琵琶,传统乐器合奏
逛完网师园,打卡网红椰子灰冰淇淋。味道嘛,不记得了

【漫步一日】左手文艺,右手市井

作为一个古老又现代的风雅城市,即使不去园林,只是随处漫步,择些感兴趣的街巷建筑或是书店小馆,也是颇有兴味的。

最市井山塘

把山塘街称为最市井,大概有人要不服。毕竟我们认为的山塘街,是和平江路旗鼓相当,流行范儿很浓的一条街。毕竟《红楼梦》开篇就说: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其实流行范儿的山塘街只是靠近阊门的一小段,而继续往西北往虎丘的方向走,山塘街再也不复流行的样貌,而是民居、河道、集市,七里绵延,直至虎丘。这是最为市井的所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唐代诗人杜旬鹤在作品《送人游吴》里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拿来形容山塘街,是最贴切的。这里是苏州市内核心地段之一,却不像东段的山塘街和平江路那样,虽然保留着前门沿街,后门临水的建筑,却多作为商用,这里几乎还都是民宅。
渐变颜色的水面很有意境
临河的房间,家家都作为厨房,在水边小亭站望一会儿,时不时有洗菜的人家倒水进河,时不时还有游船经过。
偶有游船驶来
整个山塘街,最热闹的要数新民桥菜市了。
新民桥菜市大概经过了整治,两年多前来的时候菜摊满地,市民逡巡其间,左冲右突的买菜,现在路面整洁无人摆摊了,只剩店铺里的摊点。
不过刚好是早市时分,喧腾仍在,这厢排队买盐水鹅,那厢炒肉团子快断货。
菜场的店铺
来往买菜的市民,早市时分总是热闹的
副食店
这家咸水鹅前已经排成长龙
刚送来店中的咸水鹅
新民菜市继续往西北走,到了住宅区,渐渐安静下来,走走停停,间或看到路边有历史性建筑出现,古宅新居、陕西会馆、南社纪念馆、贝家祠堂、五人墓……提醒着山塘街曾经的风华。直到虎丘,市井由浓转淡,自然粉墨登场。
穿过新民桥菜市,就是住宅区了
陕西会馆的门头雕刻繁复精致
贝家祠堂门口关于贝氏祖先的传说
洪门文化陈列馆门口,一个大哥长得很“洪门”
古宅新居,里面是普通民宅,这可能是古街最好的用途了吧
山塘街有很多这样的便纸箱,可爱又文明

最文艺苏大

在第三次造访苏州的时候,终于有机会一睹苏大的芳容。
干将路老校区北门
苏大是个真真的大家闺秀,不像其他的高等学府那样,大门敞开任君参观。
此次出行的端午假期恰好遇上了苏大的开放日,二话不说,在网上预约了参观时间。
▲ 忽躲忽闪的太阳公公
参观那天天气正好,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夏日午后明媚的阳光,从行道树密密层层的罅隙里洒落,满地碎金,身旁青春交错,古朴庄重的校园映衬着活力十足的学子,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只有校园能承载百年。恰逢毕业季,路上不少穿着学士服的学生。苏大的前身是东吴大学,预约参观的校外人员必须从平江路对面的门进入苏大,想要看到东吴大学的旧址和老建筑,那得穿过层层的新式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和食堂。
蓝天白云,碧草绿树
光影变换下的校园很安静
校园内安静也干净
不像其他高校挤满游客,苏大还是充满着校园气息
苏大的情人坡,这里有点美有点小清新呀
哎哟~
躺在情人坡的草地上眯眼仰头看着蓝天
又是刚才的小孩子
情人坡嘛。有情侣才对
六月是木槿花开的季节
跟着校园里的地图走,走过标志性的白色瞭望塔一样的文星阁,远远望见前方的东吴大学的老校门,左右侧也出现了古朴的欧美建筑(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大略就快到了。
东吴大学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末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百多年前,为了振兴中华,在苏州,有6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走进了美国人传教士孙乐文的教堂,拜师学习英语,在这个基础上开办了东吴大学,后来杨永清成为东吴首任中国人校长,他决定在原英文校训、来源于圣经的“UNTO A FULL GROWN MAN”(为社会造就完美人格)的基础上,增添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东吴大学校门,不高大,但总觉得很威严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豪迈的语句,现在立于东吴大学老校门的背面,原先由孙中山先生手书,现已不是原版。走进老东吴的校门,回过头看到背面这两排字,即使不再是学生,震撼之感不由得袭来。求知治学做人本应如此,善养浩然之气,效仿先贤之行。
东吴校门向内,都是历史。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不过仔细看横批很亮点
校门内最近的楼,就是钟楼,钟声至今依然在每个正点响起,回荡在校园,继续向里走绕到钟楼的正面,有一块足球场大的草坪绿意盎然。依然是一小撮一小撮的学子在这里照毕业照,也有家长带着小朋友玩耍。
苏大标志性建筑钟楼
钟楼前的大草坪有很多人在嬉戏或者拍照
每当正点,依然有钟声准时响起
草坪左右,也分立着几幢欧美古典式建筑,或红砖或白墙,是老东吴大学的科学馆图书馆健身馆等等。伫立于此,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动荡不安中这宁静的一隅承载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多少希望。
正值毕业季,拍毕业照的学子很多
老东吴的体育馆是孔祥熙建的
东吴老楼
同样是老建筑
校园里树木很多,光影投射下来,很有意境
灰瓦绿树映衬着蓝天
阳光透过罅隙射下来
法学院,苏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
小桥流水的龙泉
夏日的清新
古老的青砖爬满了密密层层的爬山虎
光影百年
尊师轩
I ❤ suda
苏大网红烤鸭泡饭,在莘园食堂一楼
题外话:苏大不仅是苏大人的记忆,也有一点个人的另类记忆。遥想高中时,必做的数学习题册之一就是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的《高中数学教学与测试》,简称“苏大”,折磨过多少数学白痴啊。甚至还有同学编了对联,揶揄苏大和另一本习题册《精编》:天大地大不如苏大,左边右边难及精编,横批:学海无涯。当时我们的心愿就是带着一本“苏大”去苏大门口,把“苏大”踩在脚下照张相。当我真的站在苏大门口,想来此事,唯有噗嗤一笑,那也是十几年前的青春回忆了。
苏大附近的定慧寺
据说苏轼也曾在寺中居住
远观双塔
苏大附近的双塔菜市场,周围也有不少苍蝇馆子呢

躲进博物馆

昆曲博物馆在平江路中段的小巷里,之所以用躲,是躲开平江路的喧闹,躲开夏日午后的燥热不安,躲进惊情600年昆曲的前世今生。
昆曲博物馆的主建筑是全晋会馆,当时的晋商建起高屋大宅是寻常之事吧
昆曲博物馆的小互动
馆内也如同一个小小园林
昆曲博物馆的展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昆曲的历史沿革,一代一代的作词人、谱曲者和角儿,如何将昆曲从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性的当红炸子鸡,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昆曲的历史有关的任务,最右很熟悉哦,徐文长嘛
戴上耳机听昆曲的选段,看着墙上的老照片,仿佛回到了百年前
博物馆的布置也有艺术感
馆内的布置
《牡丹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唱词
走过历史的长廊,出了展馆,眼前出现了一个宏大的建筑——古戏台。这是昆曲博物馆的最有价值的“展品”。古戏台的构造,贝聿铭都曾盛赞,戏台的顶部雕刻精致,蕴藉独特,据说还用了声音原理,使音效达到最佳。
古戏台
古戏台的对面一间大厅,是现在每周六下午昆曲博物馆演出的戏台,复原的是明代昆曲的演出场所,戏台的样式和配色都很古朴但不失华美,虽然不是周六下午来的,但站在戏台前脑补一下,在这里听戏,应该是相当的有氛围。
每周六下午,在这个舞台会有昆曲的展演
除了历史的介绍和戏台的展出,昆曲博物馆还有很多其他的陈列,比如戏文、比如戏服、比如配乐的乐器等等,总之是一个了解昆曲历史的好去处。
华丽的戏服
繁多的曲牌
昆剧脸谱
馆内陈设很有古典意蕴
从昆曲博物馆出来,旁边是百花书局,里面有很多与昆曲有关的音像制品

【番外】鱼米之乡,不时不食

有人研究过为什么江南一带的人喜甜,结论是,因为江南富庶,当年不是富裕地区,哪里有糖这么高级的调料,就算有,糖哪里又经得起这么造。
不知道这一逻辑关系是不是正确,但是江南一带富庶丰饶是坐实了的。正是因为在食材在调味上选择性都很大,苏州人的饮食精致细腻讲究时令,此行姑苏,吃到了不少夏天才有的美食。

白虾饱满了

三虾面,是一道初夏时令吃食。
都知道苏州吃面讲究,去吃一碗三虾面大约是一年里普通人能讲究的极致了。既然如此,就要讲究的彻底一点。
裕兴记门口关于三虾面的介绍
首先,苏式面是浇头面,简而言之就是光面配各式菜,菜烹饪好后浇在光面上,这菜便是浇头。而三虾能成为浇头,全年里也仅有一个多月。
所谓三虾,指的是虾仁、虾籽和虾黄。选取 太湖 白米虾中的带虾籽的母虾,手工将虾仁、虾籽、虾黄分别剥离,再混合灼制。想想母虾又能有多长时间是带着虾籽呢,而且食材虽然常见,可这“一分为三”的过程相当费工夫。
赶着面馆开门不久就来吃,店里还没啥人
上桌时,一盘白嫩的虾仁被点点咖色的虾籽裹住,点缀着些许虾黄,看着就食欲大开。
被虾籽包裹的虾仁,星点虾黄点缀其间
其次,浇头面的汤头也很重要,汤头分白汤红汤,区别在于酱油。早晨的头汤最清鲜,特别是白汤面,更讲究汤头的清亮,所以自然要赶早吃才最是老苏州的风格。
白汤、紧汤,再拌入三虾
再次,三虾面的汤,需紧汤(紧汤就是汤少一点,宽汤是汤多一点),浇头拌进来后,基本不剩太多,像是拌面了。这样拌匀后,不仅虾仁上粘满虾籽,面上也裹着虾籽的鲜味,但也不像真正的拌面那样发干。
看起来既清新又诱人
三虾面,吃的是时令,是鲜嫩,也是想象力,能想到把小小的太湖白米虾一分为三,怕是也只有有格调的苏州人能想到。

杨梅落蒂了

今年的端午时分,正值杨梅上市的尾巴,我们也赶了巧,在东山每天都能吃到刚摘下来的最鲜嫩的杨梅。
东山的物产很丰富,水果里最有名的就是五月份的枇杷,和六月份的杨梅。东山的低山丘陵和土质很适合这两种水果的生长,其中枇杷种在山坡的中下部分,沿街沿路沿湖,全是枇杷树,却没有见杨梅树,原来杨梅长在山体的中上部分,不上山不能得见。
杨梅和杨梅酒,杨梅酒的底料是杨梅+白酒,度数很高
因此枇杷好摘,杨梅难得。当我们问住宿的那家老板能否带我们去他家的杨梅林自己摘些杨梅。老板笑着摆手,说不可以,早晨4点就必须快速上山,趁着清晨不太热将杨梅摘完,大约9点下山,晚了杨梅不再新鲜。曾经有住客逞能和老板同去,结果到了一半体力不济,后来几乎连滚带爬的狼狈下山,此后老板再也不带住客摘杨梅,只是自己摘下后,给客人品尝。
于是作罢,只能9点老板带回新鲜杨梅。老板开心的给我们一小篮:“吃吧!”,我便想拿去水下冲洗,老板喝止:“不用的,干净的,杨梅娇嫩,洗了就走了味儿散了汁了。”我们便不洗,直接塞入口中一颗,咬一下汁水四溢,甜蜜可口,一天的幸福感就此开启。
新鲜的杨梅
老板说,今年的端午是杨梅的尾声了,刚好你们赶上,越到尾声越甜呢——看来这杨梅是一出团圆剧呀。

大肉焖烂了

枫镇大肉面,也是苏州时令的面。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这猪肉,难道也只有夏天才有吗?
其实不然,主要还是苏州人对于吃面的讲究,夏天吃白汤白肉,只有冬天才吃放了酱油的红汤。所以白汤白肉的枫镇大肉面,自然只会在夏季才有。
枫镇大肉面,看似简单,一块肉+一碗面,实际很有说法。主要由于汤头和浇头统统不放酱油,如何在不放酱油的情况下出鲜,是枫镇大肉面好吃与否的关键。
所以正经的一碗枫镇大肉面,汤头用了很多起鲜的食材来吊,比如猪骨、黄鳝骨、虾头、螺蛳等等。当然了,这也能看出食材的节约——猪肉、黄鳝、虾,统统拿去做浇头了,剩下的,不能吃,还有用:吊汤,真的很用心了。
至于浇头大肉,也有讲究,一厘米厚七厘米宽的一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锅里炖煮四五个钟头才起锅,早已肉质酥烂,肥处不腻,瘦处不柴了。
最后面汤中还要放上些酒酿,香味更加满溢。
清汤白肉,飘着酒酿糯米,看似简单其实很用心的枫镇大肉面

团子蒸熟了

炒肉团子,也是苏州初夏五六月特有的。上次来苏州是五一节,将将差了一点,没有立夏,炒肉团子还未上市。这次赶在端午,时间刚好。
正好这次去了山塘街的新民桥菜市,卖糕团的万福兴在那里有店,炒肉团子走起。
山塘街的万福兴,才八点多一点,团子就快卖完了
价格和种类都还可以哦,不过有些是季节限定款呢
炒肉团子说白了是带馅儿的糯米团上锅蒸熟。外皮没什么特别,就是糯米皮,但是呢,不像汤圆那样封口成圆形,而是上部留一个小口,里面的馅儿看的一清二楚——虾仁、笋丁、木耳、肉末等等什么鲜放什么,塞得满满当当,吃之前浇上炒制馅料的原汤,一口吃进嘴里,乖乖,一种叫清鲜的感觉沁入脾胃,的确是夏天的吃食啊。
清爽多汁的团子,馅儿相当鲜呢

苏帮菜来了

这次去苏州不是以吃为主,除了东山岛,在市区只吃了一顿正餐,其他都是面呀、馄饨呀的。
仅仅这一顿正餐,在网师园附近的协和菜馆,点了夏季当季的响油鳝糊,反季的芡实羹,还有不存在当季的蜜汁酱方、三虾豆腐煲、熏鱼……
价格比XX楼之类的亲民,当然环境也是亲民的
“夏令之补,黄鳝为首”。没想到黄鳝也是讲究时令的哦,夏季黄鳝肥美,来吃苏帮菜招牌响油鳝糊最合适了
蜜汁酱方比响油鳝糊更甜一些,而且适合多人分享,虽然肥肉并不腻,但也架不住吃多
除了三虾面,还有三虾豆腐,这也是一道苏帮菜的特色菜
熏鱼,长江中下游一带都有这款凉菜,甜味之后还是甜味
芡实羹,芡实又叫鸡头米,依然是江南美食
再奉上其他几顿吃的苏州的小吃,总之都不重口,重鲜味,偏甜,很合我们的口味。
山塘街朱新年点心店的小馄饨,一口一个顺顺滑滑的感觉很棒啊
朱新年点心店的肉汤圆,也是特色
乐惠馄饨店的泡泡馄饨,吃这个的要点是上桌后,淡定点,不要急着吃
油汆团子,荣阳楼的,说白了是油炸肉汤圆
荣阳楼的生煎也很不错
裕兴记的二面黄

尾声

又是三日的行程,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苏州是一个适合一去再去的城市。
它现代、也古典,它风雅、也市井,它重商、也重教,它物质丰饶、也人文荟萃。
无论你是历史同好,美食同好,园林同好,文学同好,戏曲艺术同好,江南水乡同好,或者只是吃喝玩乐……总能找到苏州的偏好打开方式,也总能在苏州熙攘的游人里青眼出那些少有人涉足的美丽之处。

【行程】

Day1:早上抵达苏州,启园→青蛙村→太湖日落,宿东山山水农家乐
Day2:陆巷古镇→苏州大学→网师园,宿市区快捷酒店
Day3:山塘街→艺圃→昆曲博物馆,返程

【东山攻略】

东山镇,又叫洞庭东山,位于苏州西南,距市区约40公里。镇上景点较为分散,对非自驾游客,最麻烦的就是交通了。首先需要搭乘外部交通抵达东山,然后在东山换成内部交通抵达各景点...

东山外部交通

<公交车>
有62、502、621路等,只是公交车时间较长,建议先乘地铁4号线到达红庄,之后换乘62路。
<好行东山专线>
专线最方便,但可惜只在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发车。
市区出发:9:00、11:00、13:00、15:00,“苏州站旅游集散中心”乘车
东山返程:10:30、12:30、14:00、17:00(5月1日-10月31日,末班车17:30),“东山游客中心”乘车
单程时间约1小时,车票5元。
推荐购买15元的好行一日卡,24小时内免费乘坐好行专线+市内+东山公交,可在“苏州好行”公众号购买

东山内部交通

以627、629路为主,节假日及周末另有“好行专线”
627路
发车时间:5:40—18:50,发车间隔约30分钟
沿途景点: 紫金 庵、雕花楼、陆巷古镇
629路
发车时间:5:30—18:20,发车间隔约30分钟
沿途景点: 启园 、陆巷古镇、三山岛、青蛙村
629路公交车,基本是半个小时一班

东山主要景点

东山景点分散较多,可购买150元的联票,包含启园、雕花楼、紫金庵、三山岛、陆巷古镇5个主要景点。
其中三山岛需乘船前往,陆巷古镇每天8:00之前和17:00之后门票免费。
另有雨花胜境、青蛙村、轩辕宫、明善堂、茶文化博物馆等次要景点,以及免费的太湖美景。
ps:青蛙村又叫西巷村,乘629路到长圻即可。
东山主要景点地图,山水客栈就是我们此行入住的地方

东山住宿

推荐住在太湖一侧,青蛙村、陆巷古镇、丰圻等住宿比较集中。
100多元的农家乐干净实惠,数百上千元的民宿温馨舒适,旺季需提前预定~
住所基本都会提供饭菜,人均80-100元可以吃得非常好了。

东山旅行季节

东山濒临 太湖 ,物产丰富,丰收季便是旅游旺季
3月底—4月初:碧螺春
5月下旬—6月初:白沙枇杷
6月中旬:乌紫杨梅
10月—11月:太湖蟹、东山橘子、板栗
更多信息可关注吴中旅游官网: http://www.szthly.com/

【苏州大学预约攻略】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苏大本部)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临近平江路)
苏大不对外开放!
苏大不对外开放!!
苏大不对外开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即便是本校学生,也要凭校园卡出入,门口的保安哥哥相当负责,不要试图蒙混过关~
但好在苏大设有校园开放日,通常是在樱花季、银杏季、暑期升学季这三个时间,仅开放日期间食堂支持手机支付。
非开放日时间,只能找本校学生带你进入,偷溜进去的难度稍有点大...
开放日信息: http://report.suda.edu.cn/index.html
预约信息: http://appt.suda.edu.cn/book.aspx 或关注苏州大学公众号

【小众园林推荐】

苏州小众园林众多,除了文中提及艺圃和网师园,还有朴园、柴园、曲园、桃园 、可园、怡园、简园(新文城际酒店内)、五峰园北半园、天香小筑、环秀山庄...厌倦了大园子的拥挤,不妨来小园子感受下清闲时光。

艺圃

门票:10元(只能现金支付)
时间:7:30—17:00(冬季16:30闭园)
地址:文衙弄50号(位于巷子深处,位置有些难找,可询问附近居民前往。)
艺圃艺圃是“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典型代表,不大的面积却浓缩了苏式园林的经典元素,最难得的是游客不多,少了外界的喧嚣,不论拍照写生,亦或茗茶小憩,都会给你意外惊喜。

网师园夜游

夜游门票:100元,网购95元(含讲解+演出,循环演出,随到随演)
夜游时间:每年4月1日—10月31日,19:30—21:10
100元的夜游门票确实略贵,不过你要知道网师园是目前苏州唯一可以夜游的园子,而且可以欣赏到昆曲、评弹在内的8项表演,又能避开白天的人群,这100元就花得很值了!

【昆曲博物馆】

营业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门票:参观免费,昆曲演出50元/人,昆曲演出通常在每周日下午2点,具体演出信息参考官网: http://www.kunopera.com.cn/IndexKQ.aspx
tips:昆曲博物馆临近平江路,可与其串联游览

【夏季美食推荐】

“不时不食”的苏州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吃食,推荐下面4个夏季时令:
<三虾面>
推荐店铺:裕兴记、朱洪元奥味馆、御面斋
ps:三虾面价格昂贵,每碗98元起...
<枫镇大肉面>
推荐店铺:同得兴、裕兴记、朱鸿兴
<炒肉馅团子>
推荐店铺:万福兴、聚福楼、明月楼、荣阳楼
<盐水鹅>
推荐店铺:阿坤卤菜馆、小芳盐水鹅、小闵盐水鹅
另外推荐“协和菜馆”,当一家老字号苏帮菜,饭点时需等位/拼桌

本游记著作权归@晴天小岛夫妇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