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古镇
#美食
#人文游
相信很多看过《湘西剿匪记》的网友都知道剧中的匪首田大榜,而剧中的的田大榜的原型就是根据龙溪古镇里狡兔三窟的姚大榜改编而来的。龙溪古镇在哪里?就在湖南怀化新晃县的龙溪和舞阳河交汇的龙溪口
龙溪口入口(图文/情流感)
迎面王建古楼的城门,上书“龙溪口”。因其源于夜郎谷上游的龙溪流于潕水河之口,故得名龙溪口。
穿过厚厚的古城门,我们来到古镇。龙溪古镇位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城西北龙溪河与舞水河交汇处,地处黔楚走廊要道,总辖面积2.02平方公里。古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古香古色,与县城新镇隔河相望,起于明末清初,盛于抗战时期。
步入龙溪古镇,两条主街呈人字形贯穿全镇。这是古香古色的龙溪口正街春和元商号,1936年,贺龙和任弼时曾率领红二、六军团驻兵龙溪口,在春和元商号召开了“龙溪口会议”,部署指挥“便水战役”。龙溪古镇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大商埠之一,人们在龙溪汇入舞水河的入口处集结成市,形成了清同治年间曾繁荣一时及“南方水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龙溪口市场,也建成了各种风格独特的高楼连着高楼,屋檐挨着屋檐的明清窨子屋,成为中国东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璧的历史见证。据记载:龙溪口水上商务流通开发,比汉代张骞通西域还早1000多年。
龙溪古镇古街小巷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尚存的古建筑古朴依旧。石板街、花阶路,工艺精美、质地优良。
我们来到本善公司,先去清匪反霸馆看看,了解那段土匪猖獗,共产党剿匪的历史。
阳光洒进窨子屋,现在在百年古朴的两层窨子屋里还建有清匪反霸馆(开放时间:周三~周日9:00-17:00),记载百年历史,讲述百年故事。通过还原当年剿匪斗争的历史,让后人缅怀革命前辈和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怀。
精致古朴包金的洗漱台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湘西即湖南的西部,共28个县地域,总面积达6万8千多平方公里。此处自古以来为匪盗溢生之地,宋朝以后,匪患不绝。姚大榜,晃县匪首,清末人,15岁就敢抢枪,为匪五十年,人称“榜爷”。为人奸诈、阴险毒辣,是个狡兔三窟的家伙,抓他很不容易。1950年12月被剿匪解放军击毙与潕阳河。这里还展示有匪首姚大榜披过的蓑衣。
官匪还狼狈为奸,呈现“官匪一家亲”的局面。“男丁不敢耕于野,妇女不敢织于室,老弱死于沟壑,壮者散于四方”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土匪用过的刀具
姚大榜的老婆使用的睡床。
现在的清匪反霸馆也是缅怀晃县剿匪革命烈士的教育基地。
解放后新中国的灿烂阳光照进龙溪古镇的窨子屋,古镇重新恢复安宁祥和。
离开清匪反霸馆,我们走进龙溪书院。
门厅两边靠墙堆叠的瓦片是古镇的捡瓦,用更换下来的瓦片做装饰,创新而又和古镇特色巧妙融合,还借有“瓦悟人生”之意。龙溪书院目前已收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书籍数万册。​
龙溪书院的前身是源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建立的舞阳书院。当时建书院目的是:启迪民智,教化民风。龙溪书院牌匾上“君子”二字,就是当地一个七岁小朋友写的。可见当地的启蒙教育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龙溪书院的建筑就是龙溪口古商埠建筑的一个缩影。
龙溪书院设有讲坛,定期开讲。教学可以归为“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十个字,如今书院已成为县域传承传播古今文化、育德育人的重要场所。
龙溪讲坛(图文/情流感)
在讲坛门口对面的墙上有个主人用朱砂制成的巨型“福”字,高173厘米,宽214厘米。院子坐北向南,“福”字书于南墙上,取“回头是福”、“抬头有福”之意。:“福”字微微向右倾斜,因为“福”字下面有荷花,谓之“和谐托福”。朱砂为红色,寓意“鸿运当头”、“洪福齐天”!​
今天讲坛没课,正好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坐在门口悠闲的晒太阳。回望是盘存,仰望是理想,无意间生命是在生活的哲学中行走......​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诗仙李白为其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时所写下的千古绝句,而大诗人当时可能没想到,几年后,他真的随着王昌龄的脚步来到了夜郎现在的新晃。
古老的窨子屋
从龙溪书院出门右拐就是龙溪会馆,大门正中央一扇木质屏风遮住了天井下的景色。两侧墙上分别雕刻着侗乡的民俗礼仪。穿过前面的小门,一个半层楼高的戏台映入眼帘,两边的小房里分别是侗族蒲氏剪纸传习研究所,傩戏道具展示馆以及龙溪古镇原貌展馆。​
晒太阳,安静休闲的老人。
艳阳高照,天气有点热,但龙溪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古朴的风情完全是解暑剂,走在古香古色的小巷和古建筑中,感知历史,思考未来。​
龙溪古镇像同丰号这样保存下来的商户也不在少数。
龙溪古镇万寿街的三益盐店现在是清华、北京、南开大学旅行团辅导团驻址。
接下来我们走进若水居,去看看龙溪古镇建筑的特色。​
这里也是窨子屋的结构,龙溪窨子屋与明清窨子屋相同的是,它形式为四合院,双开门,小窗户,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的向内中心低斜,可吸纳空气和雨水,也应了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
上天赐与的雨水,也可用这天井的形式收为已用,用来防火。窨子屋防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高大的封火墙来阻止火势的漫延;另一种就是将这天井上流下来的“肥水”储存起来作为火灾来时灭火之用。所以,当时,家家窨子屋的天井里都会放一口很大的缸用来储存上天所赐的“肥水”,这缸就叫“太平缸”。
在满清时期,经商不能算上等的职业,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使得那些无论多有财有势的商户人家也希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好光宗耀祖,所以,雕刻了“破冰雕”,以激励苦读的书生“十年寒窗苦读,有朝一日必可破冰而出,成就大业。”
闲暇之时可以在这里弹一曲温婉的古筝,温情弥漫整个居室空间。
来到二层,还有专门的琴音室。
但是进入里屋,可以看到龙溪窨子屋的与怀化其他古城古镇的窨子屋的不同之处,那就是里屋全是典型的侗家吊脚楼式的木建筑。木栏杆有一种雕刻被称破冰雕,是专为家里有读书人而雕的。在清朝,经商不能算上等的职业,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使得那些无论多有财有势的商户人家也希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好光宗耀祖,所以,雕刻了“破冰雕”,以激励苦读的书生“十年寒窗苦读,有朝一日必可破冰而出,成就大业。”​
下楼的木梯坎很窄,上下要小心,脚大的最好扶着栏杆斜着点走。
龙溪古镇福寿街13号,清末的一栋老宅,民国时期晃县的杨坤寿杨坤壹兄弟的旧居,杨坤寿投笔从戎,进黄埔深造,参加国民革命军,官至少将,于1949年弃暗投明率部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坤壹在此办油号,利益桑梓。
今天旧居仍有“孝友堂开”四个字,故而青藤园将此旧宅修缮完毕后取名“孝友堂”。故居的“孝友堂开”四字缘自何处,观者各有见地。关于“孝友堂”的解读,应与先人暗合,“孝友”二字乃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根基,应为和谐社会秩序建设之内核,以“孝友”为堂号,可溯文化之源,可彰时代之魂!“其为人也孝且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青藤园(图文/情流感)
青藤园谨遵圣人教训,愿与诸君倡导文明,共建和谐。转到中餐时分,我们也就在这和谐之地的青藤园用餐,也顺便品尝一下龙溪古镇这里的美食文化。​
黑油茶(图文/情流感)
先来品正宗的黑油茶:黑油茶的味儿,在于它历史悠久。黑油茶何时出现,吃黑油茶习俗起源何处,由于侗民族没有文字,没有准确的文献记载。黑油茶之味,还在于俭节的食风里。其实,“黑油茶”是杂粮大杂烩,用猪板油熬好黑茶叶,加汤,放进油茶罐用火炜。用锅或鼎罐,将米粑、玉米、土豆、红薯等煮熟,盛于碗中,加油茶汤、炒米、油辣椒、姜葱等即成。​黑油茶的味儿,在于它是祭祖之品。新晃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宗教色彩的傩戏,浪漫的跳丧舞,演示生产劳动的薅秧舞,有喜气飞扬的龙灯舞,有伤心的哭嫁,有七月半的祭祖,这些,都与黑油茶相连。如过七月半,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家家煮油茶祭祖,寨中每户邀一二人, 每家一天,直至吃穿整个寨子。即使是在别人家吃,也要端碗回家祭祖。夜饭时,堂屋设一至数席,席上燃香、蜡烛,先用油茶祭祖,后摆八杯茶八杯酒,再后摆八碗饭,祭完焚烧纸钱,然后摆酒席,家人入席。七月十五,神龛上先摆着:黑油茶、刀头肉、酒杯祭祖,然后家人才能吃饭。如《十二月采茶歌》也唱道:“十二月采茶尽一年,茶酒齐备敬祖先;列祖种茶开先例,世世代代耕茶园。”
黑油茶(图文/情流感)
黑油茶之味,在于和谐的民风里。黑油茶是联系左邻右舍、村寨之间的纽带,能增加感情,促进和谐。农闲和过节,村庄里要吃排家油茶,即村寨中家家户户,请左邻右舍的人,来家里做客吃油茶,直到吃遍整个寨子。黑油茶的味儿,更在于优雅动听的茶歌声里。新晃吃黑油茶,特别是吃排家油茶,用黑油茶待客,要唱茶歌。包含茶树的生长,发芽、采茶,制茶、黑油茶制作、吃等内容,客人主人一问一答,歌声飞扬,娓娓动听。​
手工纯天然古镇蕨粑(图文/情流感)
龙溪小河虾(图文/情流感)
愉快丰盛又学到不少知识的用餐后,我们穿过平安门,准备离开古镇。
位于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北岸的龙溪古镇,是一座有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包括镇江阁、龙溪公园、灶王宫、万寿街、福寿街、张文英故居、春和元商号等10余景点。这里有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淳朴古韵的龙溪风情,繁荣的商贸历史,浓厚的文化氛围,像一幅幅韵味十足的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Tips】沪昆高铁经过新晃西站,湘黔复线铁路连接新晃。龙溪古镇免费参观。

本游记著作权归@情流感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